本文目录一览:
格力收购银隆后,董明珠如何带领公司进行多元化?
1、董明珠在格力收购银隆后,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带领公司进行多元化:利用银隆的电池技术推动新能源业务发展:董明珠看重珠海银隆的电池技术,并计划通过技术升级和格力自身的管理优势,推动新能源业务的快速发展。她认为格力涉足汽车和新能源领域并非完全的跨行业,而是利用现有技术基础,形成产业链优势,为公司的二次腾飞提供可能。
2、董明珠在格力收购银隆后,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带领公司实现多元化:技术先进性与管理融合:董明珠强调,格力的多元化转型关键在于技术先进性与管理融合。她个人出资参与银隆收购,看中的是银隆的电池技术潜力,并***通过整合这一技术与格力的市场优势,实现产业升级。
3、同年,她宣布格力电器准备以130亿元收购珠海银隆100%的股权,虽然最后在格力股东们的极力反对之下,这一场收购并没有达成,但却让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一时声名大噪。以格力之名收购珠海银隆没有成功,这并没有使董明珠对珠海银隆的兴趣减弱。
4、早期尝试:董明珠对造车的兴趣由来已久。早在2016年,她就曾试图通过收购“珠海银隆新能源”进入造车领域,虽然最终因股东大会否决而未果,但她个人仍出资10亿元,联合其他投资者共同入股银隆。跨界合作:在银隆之后,格力电器与威马汽车达成了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智能制造、车家智能互联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格力电器:董明珠说,格力的价值是员工创造的,不是股民创造的?
1、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格力的价值是员工创造的,不是股民创造的。 说是董明珠说的,不知真***,但大概也不是原话。不过,据说董明珠在接受一次***访时倒是回应过这样一句话:“是员工在创造财富而不是股民创造财富,是劳动在创造财富而不是资本在创造财富。
2、认可员工价值:董明珠强调,加薪并非一时之气,而是基于对员工所创造价值的认可。她认为员工应该享有他们创造财富的权利。稳定员工前景:面对资本市场的波动和“野蛮人敲门”现象,董明珠希望通过加薪为员工提供稳定的职业前景,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3、董明珠强调,格力的文化是以企业为中心,不会因为个人的选择而改变。这意味着,在格力,个人的去留需基于其是否能为企业服务,是否能为企业创造价值。重视年轻人才培养 董明珠提到,随着“80后”已步入40岁,格力更加重视从“80后”、“90后”中加快培育人才。
4、企业中心地位不变董明珠强调,无论人员如何变动,格力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是不会改变的。格力始终坚持以企业为中心,任何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不能为企业服务的人,格力都不会挽留。这一立场体现了格力对于员工价值和企业利益的坚定立场。
5、董明珠确实鼓励员工有钱就去买格力股票。以下是对此观点的详细解读:董明珠的鼓励背景 董明珠作为格力电器的董事长和总裁,对公司的发展有着深厚的情感和责任感。她深知员工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创造财富的主体。
6、董明珠的这四个字不是真理,而是企业与雇佣员工的利益关系所造就的一种企业责任心,正常来讲这些四个字主要是针对管理层员工吧,而且如果老板给员工的待遇如果不是很理想的话估计也没几个员工去执行这些吧。说白了,你给员工高工资,老板你随便提要求。。
董明珠发声称格力过去30年被空调“***”了,如何解读她的这番言论?_百...
董明珠发声称格力过去30年被空调***了,董明珠的这番言论明则是出于股东的提问太过频繁,暗则表示格力此后可不单单只会做空调产品而已。一方面格力电器极力依赖于空调业务对于企业的贡献,另一方面格力电器又极力想要摆脱这种形象,这可以说是一种打脸的相反言论。
作为格力空调的创始人,董明珠认为,未来他会将企业做大做广,将他的业务面拓展,不仅仅限于空调。
格力电器近期成为了市场焦点,董明珠的频繁曝光和员工跳槽需付培训费的话题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星空君对此类炒作性言论保持冷静,更关注的是格力电器五年前的业绩目标。2018年,董明珠曾宣称格力电器五年后营收将达到6000亿元。
“敢打我格力员工,非把你废掉不可!”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又一次语出惊人。在一次分享企业管理的公开讲座中,董明珠讲述了一件当初处理自己的员工因为一位长期合作的供应商的提供的商品质量有问题要求退货,并坚决不用这个供应商的货导致格力的员工被供货商找的几个打手在家门口打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