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银广夏事件流水线
- 2、2001年银广夏事件是怎么回事
- 3、银广夏事件的疑点
- 4、银广厦事件是什么?
- 5、银广夏事件疑点
- 6、急需一个企业现代审计的案例
银广夏***流水线
为中期分红,银广夏总裁李有强以设备购买为名借款5亿元,后通过天津禾源公司回款,部分资金作为利润上交广夏公司。据董博供述,***过程中的部分财务单据和银行公章是他在电脑上制作的。
虚构财务报表***,财务资料全部神秘“消失”,***违规公司单据。
答案补充 (四)***流水线 据庭审记录,1999年11月,董博接到了广夏(银川)实业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总会计师兼董事局秘书丁功民的电话,要求他将每股的利润做到0.8元。董某便进行了相应的计算,得出天津广夏公司需要制造多少利润,进而根据这一利润,计算出天津广夏需要多大的产量、多少的销售量以及购多少原材料等数据。
上市以来一直担当银广夏审计师的中天勤,内部管理混乱,审计态度随意,对风险的判断近乎错误:相信银广夏是高科技公司,就应当有高额利润;因为银广夏不断进行频繁的关于高科技方面的信息披露,就认为信息是真的;因为有众多的各级领导人的视察并合影留念,就相信银广夏真的底气充足。
四)***流水线据庭审记录,1999年11月,董博接到了广夏(银川)实业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总会计师兼董事局秘书丁功民的电话,要求他将每股的利润做到0.8元。董某便进行了相应的计算,得出天津广夏公司需要制造多少利润,进而根据这一利润,计算出天津广夏需要多大的产量、多少的销售量以及购多少原材料等数据。
2001年银广夏***是怎么回事
银广夏***起因于公司的财务***行为。1994年6月,银广夏公司上市,因其出色的业绩和吸引人的前景,被誉为中国第一蓝筹股。然而,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银广夏陷阱的文章,揭露了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的事实。从1998年至2001年,银广夏累计虚增利润77,1570万元。
缘由是银广夏财务***。1994年6月上市的银广夏公司,曾因其骄人的业绩和诱人的前景而被称为中国第一蓝筹股。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一文,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被曝光。
天津广夏1999年、2000年获得“暴利”的萃取产品出口,纯属子虚乌有。整个事情--从大宗萃取产品出口到银广夏利润猛增到股价离谱上涨--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中国***就对银广厦正式立案稽查,多名涉案当事人被移交司法机关,银广厦股票从每股30多元直落到4元多,以16个跌停板创中国股市之最。
银广夏***的疑点
1、银广夏***中存在诸多疑点,首先,其2000年的利润率高达46%,远超同类农业、中草药和葡萄酿酒类公司的平均水平,这显得异常。按理说,如若出口业务确实,根据税法,应有巨额出口退税,但在其年报中并未发现相关记录。
2、银广夏***中,其利润率异常高引人关注。2000年,银广夏的利润率达到了惊人的46%,这在农业、中草药和葡萄酿酒类的沪深上市公司中极为罕见,一般利润率鲜有超过20%。如果天津广夏的出口数据真实,根据我国税法,应产生几千万的出口退税。然而,公司在年报中并未提及出口退税项目。
3、签下总金额达60亿元合同的德国诚信公司(Fedelity Trading GmBH)只与银广夏单线联系,据称是一家百年老店,事实上却是注册资本仅为10万马克的一家小型贸易公司。(5)原材料购买批量很大,都是整数吨位,一次购买上千吨桂皮、生姜,整个厂区恐怕都盛不下,而库房、工艺不许外人察看。
4、天津广夏1999年、2000年获得“暴利”的萃取产品出口,纯属子虚乌有。整个事情--从大宗萃取产品出口到银广夏利润猛增到股价离谱上涨--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中国***就对银广厦正式立案稽查,多名涉案当事人被移交司法机关,银广厦股票从每股30多元直落到4元多,以16个跌停板创中国股市之最。
5、虚构财务报表***,财务资料全部神秘“消失”,***违规公司单据。
6、银广夏的财务疑云早在其迅猛上涨的股价背后悄然浮现,产能与公告的出入、与德国伙伴的合作疑点重重,高额的出口和退税、超高的利润率以及异常的水电费账目,都成为了***调查的焦点。最终,虚构销售的谎言被戳破,财务资料的丢失更是雪上加霜,相关人员因此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
银广厦***是什么?
1、银广厦***是一起严重的财务欺诈案。银广厦全称为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94年6月17日成立,是一个以生产软磁盘驱动器及其部件、乙醇、液体二氧化碳、氨水溶液等产品为主的上市公司。
2、银广夏***是中国股市历史上著名的财务***案例之一。1999年和2000年,天津广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银广夏)通过虚构的萃取产品出口业务,制造了巨额利润的***象。这些所谓的出口业务纯属子虚乌有,整个***是一场彻头彻尾的***。
3、银广厦***涉及严重的财务***行为。该公司被发现自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增利润达到77,1570万元。 在这期间,1998年虚增利润1,7710万元,但由于主要控股子公司天津广夏的财务资料丢失,该年的利润真实性无法得到确认。
银广夏***疑点
1、银广夏***中存在诸多疑点,首先,其2000年的利润率高达46%,远超同类农业、中草药和葡萄酿酒类公司的平均水平,这显得异常。按理说,如若出口业务确实,根据税法,应有巨额出口退税,但在其年报中并未发现相关记录。
2、银广夏***中,其利润率异常高引人关注。2000年,银广夏的利润率达到了惊人的46%,这在农业、中草药和葡萄酿酒类的沪深上市公司中极为罕见,一般利润率鲜有超过20%。如果天津广夏的出口数据真实,根据我国税法,应产生几千万的出口退税。然而,公司在年报中并未提及出口退税项目。
3、签下总金额达60亿元合同的德国诚信公司(Fedelity Trading GmBH)只与银广夏单线联系,据称是一家百年老店,事实上却是注册资本仅为10万马克的一家小型贸易公司。(5)原材料购买批量很大,都是整数吨位,一次购买上千吨桂皮、生姜,整个厂区恐怕都盛不下,而库房、工艺不许外人察看。
4、天津广夏1999年、2000年获得“暴利”的萃取产品出口,纯属子虚乌有。整个事情--从大宗萃取产品出口到银广夏利润猛增到股价离谱上涨--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中国***就对银广厦正式立案稽查,多名涉案当事人被移交司法机关,银广厦股票从每股30多元直落到4元多,以16个跌停板创中国股市之最。
急需一个企业现代审计的案例
本文以“银广夏”审计失败案例为主,辅之以琼民源、成都红光、猴王集团等审计失败实例,论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简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风险导向审计是从20世纪70~80年代开始提出的,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对审计风险的控制,但是,该理论更多关注的是控制风险,有一些固有的缺点难以改变。
本案例中,为琼民源出具审计报告的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主要负责人的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被吊销,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被处以警告,暂停其证券业务资格6个月,对该事务所在琼民源财务审计报告上签字的注册会计师,暂停其从事证券业务资格3年。
审计学案例分析论文范文一:流通企业中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用 摘要:伴随着我国流通企业的发展壮大,针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研究与实践逐步成为了制约该类企业做强、做精的关键。
第二章 海南民源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审计案例,聚焦于农业企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审计案例分析了公司在管理、成本控制及市场定位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建议。通过审计过程,不仅发现了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漏洞,还指出了在可持续农业发展策略上的不足,为公司未来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指导。
这种以制度导向的审计程序,结合抽样审交,可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节约审计***.有助于减少审汁风险.是现代企业财务审计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风险加剧审计风险度也不断增大,因此,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将企业时务审计由制度基础审计,转向为以审计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