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没人研究使用食用油当做发动机原料呢?是因为能量转换率低么?
  2. 星际争霸中人族枪兵的冷核聚变发动机是用什么作为聚变原料的?

什么没人研究使用食用油当做发动机原料呢?是因为能量转换率低么?

为什么你的智商这么高,能问出这么高水平的问题呢?

一升汽油,零售价7元。

三升装的大豆油,批发价,怎么也要四五十吧。

汽车引擎原材料采购名称
,汽车引擎原材料采购名称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开车的都是猪头哦,有便宜的汽油不用用食用油?

另外,汽油是经过蒸馏的,属于低碳化合物,容易气化,利于发动机充分燃烧。

植物油呢?

汽车引擎原材料采购名称
,汽车引擎原材料采购名称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猪油还是固体,怎么弄?

星际争霸中人族枪兵的冷核聚变发动机是用什么作为聚变原料的?

说起人族机枪兵的动力战甲其最核心的东西应该就是他胸前的冷核聚变发动机。不同于普通的核聚变技术,他只需要在常温常压下依靠钯元素吸氢特性,利用钯金属电解重水从而诱发氢原子核聚变反应。这就是冷核聚变发动机大致的原理。

这个过程其实并不是完全的凭空想象,其还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这就要从核聚变技术开始说起。

汽车引擎原材料采购名称
,汽车引擎原材料采购名称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以目前的科学技术来说,人类还无法完全控制核聚变反应,因为要实现核聚变反应所需要的条件过于苛刻。即使是最低门槛的氢原子核聚变其条件也至少需要在1500万度以上的高温才能发生反应,现在还没有任何一种材料能够承受得住这样的高温。虽然有提出用电磁能来作为控制载体,但还处于非常初级阶段,要拥有能够控制核聚变的电磁能其所付出的能量甚至要比核聚变所产生的能量更多!

但是核聚变这个宝库对于人类的诱惑是在太大,因为不仅所产生的能量要比核裂变高,而且不会有核辐射污染的问题。于是在从19世纪开始,就有不少科学家在研究如何能实现不需要几千万度的高温下就能实现核聚变。

那时候人们发现了元素周期表上第46号元素钯它的金属单质能够吸收自身体积数千倍的氢气,同时他也是性能极佳的催化剂经常被用于氢燃料电池中。后来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和铃木章因研究钯元素的催化剂反应路线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在1989年有两个化学家弗莱施曼和庞斯他们用钯电极来电解重水,电解出的氘吸附在钯电极中,他们观察到一个反常现象,钯电极的温度竟然上升了很多。通过计算,这个升温绝不可能是氢气和氧气化合而带来的。

这时候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核聚变,可能是他们过于激动了,在还没有完全确定结论的情况下马上就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那时他们瞬间成了万众瞩目的科学家,然而事后其他的科学家在想重复他们的实验没有一个成功的,越来越多的人对他们的结论产生质疑。短短几十天的时间他们就从万众瞩目到万人唾弃。

不过在后续继续进行的实验中,的确是有人发现了氢原子在钯晶格中的活动确实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们可能确实有一小部分发生了核聚变反应。只是这个反应的比率还是太小了,能量输入输出不成比例,所以根本没有工业化价值。

虽然说,冷核聚变最终只是一场科学上的闹剧,但是他却对后续的科幻作品起到了不小的影响。在钢铁侠1中,托尼的一代方舟反应炉其用的核聚变燃料就是钯元素。不过我们在电影中看到,钯元素不单单是作为催化剂同时还参与了聚变反应,因为钯元素是要随时替换的。当然了漫威自己也搞不清这东西,所以对其不敢深究。

在星际争霸中也是同样的原理,在游戏刚开始的CG泰凯斯在穿着动力战甲时,安装胸甲时一闪而过的一个片段,一根发光的能量管插入护甲,这个就是所谓的冷核聚变发动机。

我的个乖乖,我十年星际玩家,我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可控核聚变这个技术在现实来讲,还有很远的时间才有希望吧,原料,冷核聚变,重水,超重水等吧。我记得还是实验室里的研究吧,说起来,这个在具体应用并不现实。嗯,可控核聚变才是真的有小型化的可能,而且作为动力有不少优势。

恕本民科直言,科幻***中的冷聚变纯系无稽之谈,冷聚变的机制更加巧妙,简单,与热核聚变完全不同。

本民科认为,冷聚变必然是未来数百亿年陪伴人类的终极能源!

现在冷聚变表面上是被否定,但本民科凭直觉感到,恐怕是各个国家的顶级机密,而私下暗流汹涌!

所以冷聚变的机制堪称是顶级机密,绝不会有人透露,包括本民科在内!

问题的症结在于,主流物理大咖们何时才会彻底放弃希望渺茫的热核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