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八大疑难解答?
1、解是刚性结构强度。剪力墙内有大量的钢筋受力与荷载都是计算好的,如果在做好的墙上开洞,无异于在完好的纸板上开洞,纸板强度就不足了。修复时因为原结构的混凝土以破坏必须用高一标号的修复,相当于给加强一样。简单说就是补强,肯定用料要好一些。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L174-96,是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的技术准则。适用于松散透水地基或土石坝坝体内深度小于70米、墙厚60至100厘米的防渗墙施工。施工准备阶段,发包单位需提供施工组织设计、设计图纸、地质资料、墙体材料性能指标、水文气象资料等。
.1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是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以下简称防渗墙)施工的技术准则。 0.2 本规范适用水工建筑物松散透水地基或土石坝坝体内深度小于70m、墙厚60~100cm防渗墙的施工。深度或厚度超过上述范围,应通过试验做出补充规定。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防渗墙技术被广泛应用以提高结构的防渗性能,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为了规范和指导防渗墙施工,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规范和规程。其中,SL 174-2014《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和DL/T5199-2004《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范》是重要的标准文件。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面板坝、灌浆与锚固的内容。工序质量检查包括终孔、清孔、接头管(板)吊放、钢筋笼制造及吊放、混凝土拌制与浇筑等检查。
钢筋验收常见问题
1、同截面接头过多:在绑扎或安装钢筋骨架时,发现同一截面受力钢筋接头过多,其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超出规范中规定数值。图片原因钢筋配料时疏忽大意,没有认真考虑原材料长度。忽略了配置在构件同一截面中的接头,其中距不得小于搭接长度的规定。防治措施弄清楚规范中规定的同一截面的含义。
2、钢筋搭接位置错误:问题:梁、板钢筋搭接位置不符合设计要求,导致结构受力不均。解决方案:加强图纸审核与现场检查,确保钢筋搭接位置正确。钢筋搭接长度不足:问题:钢筋搭接长度未达到设计与规范要求,影响结构安全性。解决方案:严格按照设计与规范要求施工,加强质量检查与验收。
3、对钢筋绑扎、点焊的缺扣、漏焊、虚焊的限制标准,新的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04-2002对此未作出明确要求,但原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4-83》第1条具有很好的参考性,这些要求可以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做出明确或在企业标准里做出规定,有利于施工也有利于验收。
4、不同部位的安全度是不同的。柱根如果出问题,上边再结实也无用,所以,柱纵筋“坐底”加弯钩,可确保柱根的牢固。至于弯构为10d还是12d,或者干脆200,这不是主要问题,04G101-3第32页右下角“柱墙插筋锚固直段长度与弯钩长度对照表”给出了统一规定,应予以执行。
5、当梁底(或顶)设计为二排钢筋,二排钢筋的允许间距是多少?二排筋与一排筋越接近,二者合力中心的位置越高,所产生的抗力越大。但二者有最小间距要求,以保证混凝土对两排筋均实现可靠粘接。设计时,梁的有效高度也是按以上原则考虑的。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第1条以强制性条文的形式,要求钢筋代换必须办理设计变更文件。这是因为钢筋代换可能出现下列影响混凝土结构性能的问题:①直径变化以后,其保护层厚度变化,可能引起耐久性问题或裂缝宽度的变化。
材料员培训建筑八大员培训工程施工钢筋材料的管理
1、钢筋采购管理 钢筋进场批量的确定:钢筋***购需按计划进行,批量大小通常由整个工程的钢筋日消耗量和钢筋堆放场地的规模共同决定。施工前需编制原材料进场***,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进行定期调整,以避免原材料积压或短缺导致的损失。 钢筋进场的验收:钢筋的质量对整个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2、***性储存:根据工程进度和材料消耗情况,制定合理的材料储存***,避免过多或过少的材料库存。综上所述,建筑材料分类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指标性限额管理、按经济权重分类管理、注重材料质量与价格的综合考量、避免盲目招标***购以及最佳经济批量的选择与管理等方面。
3、建筑八大员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施工员培训:涵盖土建、电气、水暖、市政等方向,专注于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包括施工***制定、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等。质检员培训:培养质量监督能力,主要负责物资、产品、设备的质量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钢筋工程中常遇到的问题解决与预防?
钢筋原料应存放在仓库或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钢筋不得直接堆放在地上,场地四周要有排水措施,堆放期尽量缩短。淡***轻微浮锈不必处理。红褐色锈斑的清除可用手工钢刷清除,尽可能***用机械方法,对于锈蚀严重,发生锈皮剥落现象的应研究是否降级使用或不用。
梁、柱节点加密区未设置加密。主要由于设计人员疏忽未对加密区进行说明,或者设计人员进行了集中说明,但未对具体部位进行标识,施工人员漏读说明所致。解决办法:相关技术人员必须按照规范严格设计、施工,并建立常用设计施工意识,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交流,从而避免问题及时得以解决。
解决方法:加强工人图纸识别能力的培训,严格按照图纸进行绑扎,发现问题及时更正。 问题二:钢筋接头位置不当或搭接长度不符合要求 解决方法:加强现场监管,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接头位置和搭接长度的检查,不合格的进行返工处理。 问题三:钢筋绑扎不牢固 解决方法:增加绑扎点的数量,确保绑扎牢固,同时加强绑扎质量的检查。
养护方法不当、结构约束应力不断增大、外加剂的负效应等。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合理选择结构形式,降低结构约束程度,对于水平构件梁、板、墙等***用中低强度级混凝土,加强构造配筋。
箍筋间距不按图施工绑扎 原因:绑扎操作不严格,不按图纸尺寸绑扎。防治措施:根据构件配筋情况,在纵向钢筋上用粉笔画出间距点。同时严格要求工人操作。
往往是钢筋绑扎时位置正确,但一到浇捣砼时就难以保证其厚度了,不是人踩就是工具压在上面,造成支撑钢筋的马凳被踩倒,砼上层钢筋弯曲变形,保护层厚度得不到保证,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到规范操作,严禁操作人员在钢筋上随意行走;对上层钢筋应作有效的固定,浇捣中还应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