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铝矿石主要来源于?
铝矿石在中国主要来源于以下地区:山西省的克俄、石公、相王、西河底、太湖石、郭偏梁一雷家苏、宽草坪;河南省的曹窑、马行沟、贾沟、石寺、竹林沟、夹沟、支建;山东省的淄博;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平果那豆;贵州省的遵义(团溪)、林歹、小山坝等铝土矿区。
此外,在海南、广东、福建、云南、江西、湖北、湖南、陕西、四川、新疆、宁夏、河北等省(区)也有铝土矿发现。
1、红土-沉积说认为,原地和异地铝土矿皆来源于铝硅酸盐岩形成的残余风化壳(布申斯基,1***5),
2、钙红土说则主张岩溶铝土矿的母岩物质只有下伏的碳酸盐岩一种,也有人认为岩溶铝土矿的断依据例如通过重砂矿物研究,山西、河南铝土矿床的物质来源主要是附近古陆上的铝硅酸盐岩石,也有碳酸盐岩石为主的(碳酸盐岩高地附近)。
主要依据是:铝土矿中的重矿物组合、含量、颗粒大小、磨圆程度等与下伏磷酸盐岩有较大的不同。但有一部分是相同的;铝土矿中的重矿物以碎屑成因为主,含量较多的除锆石外,还有金红石、磁铁矿、电气石、锐钛矿等。这些是属于较稳定或很稳定的矿物。根据重矿物组合与母岩关系分析,特别是部分矿区见到还有独居石、磷铬矿、辉石、硬绿泥石、黑云母或水云母,少数矿区(如乌什)基至见到斜长石及碎屑石英等,看来这些铝土矿的物质来源多与古陆或水上隆起的铝硅酸盐岩石关系较大;根据锆石的标型特征,铝土矿中大部分锆石与下伏石灰岩中的锆石不同,而与古陆上铝硅酸盐岩石中的相似。含量最多的锆石的性质与酸性火成岩类中的锆石相似,而另外一种色深、透明度差、圆度高的锆石具有古陆片麻岩类中锆石的特点,因此它们有物源关系。只有第三种锆石(无色透明、自形或半自形、磨蚀痕迹不显)与下伏石灰岩的锆石相同,但含量较少;上述前两种锆石即与陆源物质有关铝土矿中锆石的Zr/Hf比值见表23-7。根据科斯捷林的划分原则,中性和基性岩中Zr/Hf比值为41~71,花岗岩中锆石的Zr/Hf值小于40。因而该铝土矿中锆石的Zr/Hf值所指示的物质来源,主要为花岗岩类或花岗片麻岩类,其次属于中基性岩类及其他岩类。
现代铝电解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有哪些?
所需的原材料主要有三种:1.氧化铝;2.电费成本;3.阳极糊(阳极碳块)。另外还有氟化盐等,但他们所占成本较小,一般每生产一吨铝锭只耗用200~300元。
电解铝就是通过电解得到的铝。现代电解铝工业生产***用冰晶石-氧化铝融盐电解法。熔融冰晶石是溶剂,氧化铝作为溶质,以碳素体作为阳极,铝液作为阴极,通入强大的直流电后,在950℃-***0℃下,在电解槽内的两极上进行电化学反应,即电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