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材料成本计算公式?
  2. 成本计算公式是什么?
  3. 原材料的计价方法有?

材料成本计算公式?


材料成本的计算公式:

 产品材料成本=1吨原料价格/ 1吨原料产成品数量

 

原材料计算成本
,原材料计算成本的公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吨原料产成品数量=1吨原料长度/ 吸塑模板长度X 排版数量X (100%—材料损耗率)

 

1吨原料长度=1吨/ 材料密度/ 胶片厚度/ 

原材料计算成本
,原材料计算成本的公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宽度(吸塑底盘宽度)

 

其中材料密度(PVC为1.36T/M3)、吸塑底盘宽度(0.51-0.71M)、模板长度

原材料计算成本
,原材料计算成本的公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及其他四项参数均靠专业经验估算

 

成本计算公式是什么

成本计算公式:期末成本金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成本计算需要注意合理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恰当确定成本计算期、正确选择成本计算的方法、合理设置成本项目、合理选定费用分配标准等,只有这些确定了才能正确计算成本,这是大家需要注意的。成本计算对象的计量单位

可以是实物单位,也可以是相对单位。实物单位如件、台、公斤、吨、千瓦小时等。相对单位以标准实物单位表示,标准实物量换算公式为:标准实物量=实物量×换算系数。

生产成本=直接的材料,直接的工资,直接的费用。就是组成产成品的直接费用;

销售成本=生产成本+销售的费用(广告费用、运费、税费等等等)=买入价+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费用(销售发生的费用不作为成本核算)。

原材料的计价方法有?

原材料购进时,计价方法有两种, 一是计划成本法,就是对每一种原材料制定一个***成本,按这个成本核算原材料购进。

实际采购成本与***成本的差异记入材料成本差异,月末时按原材料的明细科目逐笔结转记入原材料账; 另一个方法较简单,直接按实际***购成本入账。由于原材料是不断领用并不断***购的,不同批次的***购成本不一定一样。因此,对于原材料成本入库后的计量有以下几种方式:

1、移动平均法。每次材料采购入库后,都重新计算,计算公式是(原库存原材料成本+新***购的原材料成本)/(原库存材料数量+新***购原材料数量)。这种方法在使用ERP软件公司中用的较多

2、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是(月初结存金额+本月各批购货数量*各批购货单位成本)/(月初结存数量+本月各批购货数量)

3、先进先出法。根据材料购入的批次,按照先入库的材料在后购入的材料之前转出的方法确定发出材料的成本和期末材料的成本

4、后进先出法。与先进先出法相反。

5、个别计价法。逐一辨认各批发存货和期末存货所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大概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成本法,个别计价法1、先进先出法,先购进的材料先发出,价格按照时间最前面的价格依次往后排了算,比如现在4月,存货有3件,1件是1月进的,价格为5元,1件是2月份进的,价格是6元,1件是3月份进的,价格是7元,现在我领用2件,先进的要先出,这2件价格就是用1月进的5元+2月进的6元,等于11元。

2、后进先出法,就是***设新进的材料最先发出,也是上面的例子,领用2件,就是3月的7元+2月的6元,等于13元。

3、加权平均法就是把以前的存货总金额除以总数量,得到的平均数,作为发出材料的价格。这个例子里,加权平均单价为(5+6+7)/3=6元,发出2件的金额就是6X2=12元4、***成本法,就是公司对于原材料有个***的价格,不管进价多少,发出时都按这个***价格来计算发出成本比如***价格是5元,这里发出2件的金额就是5X2=10元5、个别计价法哪次进的材料放在仓库里都认得清楚,发出时搞得清这批材料的进价,就用这个进价作为发出材料的价格。这个例子里,***如领用的2件材料,知道1件是1月份进的,1件是3月份进的,发出材料的价格就用1月份的进价5元+3月份的进价7元,等于12元。